秦定波說,川渝兩地在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上已達成共識:
在“深”字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戰略站位,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和建設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深化交流協作、深化體制機制,推動走廊建設多出成果、多見成效。
在“精”字上做文章。聚焦“吃在巴蜀”“住在巴蜀”“行在巴蜀”“游在巴蜀”“購在巴蜀”“娛在巴蜀”開展深度合作,實施精準營銷、精準施策、精準對接,做到目標任務實、路徑實、措施實,進一步做大區域旅游市場,做強區域旅游品牌,提升區域旅游品質,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居民生活環境和文化旅游環境整體提升,奏響巴山蜀水文旅融合發展交響樂。
在“合”字上出成效。全面加強川渝兩地戰略協作、政策協同和工作協調,在體制機制、品牌打造、產業協同等方面加速推進,形成共建共享、攻堅克難的良好氛圍,加快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和帶動全國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具體舉措涵蓋:共同爭取國家支持,制定國家層面的高水平統一規劃,引領川渝文化旅游發展;打造國家級改革試驗區,引領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建設一批省級標志性重大公共服務項目和重大文旅產業項目,引領川渝文旅一體化發展。
健全完善協同機制,建立由高層到基層,點面對應、交相呼應的合作協調機制,暢通常態化、隨時化溝通渠道,推進川渝兩地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協同、政策相通、產品相連、品牌共享等。
共建共享公共服務,加快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平臺,實施成渝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工程,抓好舞臺藝術、重大公益出版、群眾文藝創作等公共服務的產品生產。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景區交通網絡通暢工程,使景點串聯成線;強化文化旅游商品研發創新,提高游客消費水平;加快智慧文旅建設,以兩地智慧旅游展示系統為載體,加強兩地旅游信息資源共享與高新技術應用,實現“一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