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提出,重慶將按照市場導向、創新驅動、集聚發展和示范引領等發展思路,推動信息安全產業與實體經濟有機融合,推動信息安全技術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民生等領域應用推廣,為此將實施6項主要任務,具體包括——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持重點企業、知名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重點企業在網絡安全、商用密碼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建立健全重點信息安全產品培育庫;推進信息安全創新成果轉化,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創新成果轉化,加快信息安全創新產品、服務的先行先試和推廣應用;加強信息安全技術機構能力建設,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支持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合川、璧山等圍繞自身定位開展協同發展建設信息安全產業園區,支持兩江新區、渝北、渝中、九龍坡等區縣圍繞工控安全、云安全等建設信息安全特色產業集群。
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開展并購,拓展應用市場,加快培育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策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
統籌擴大供需市場。支持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應用,支持研發涉及數據安全管理、數據應用安全防護等數據安全的產品,發展云安全管理、云災備等安全產品,發展信息安全相關領域的基礎元器件、芯片等安全可信硬件,以及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平臺軟件等安全可信軟件;擴大信息安全有效需求,面向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面向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行業領域以及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應用場景,推動信息安全技術、產品、服務融合應用發展。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多層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強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同時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引進一批中高端人才、領軍人才以及創新創業團隊;支持行業職業能力評價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信息安全人員能力評定工作,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積極獲取信息安全類相關職業認證。
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加強規劃咨詢、風險評估、評測認證、安全集成、應急響應等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引進培育;充分發揮協會、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政企、校企之間交流合作;建設信息安全交流合作平臺,鼓勵企業開展跨區域、跨行業技術交流合作。
為完成上述任務,《行動計劃》還提出,將建立全市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全市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并結合工信專項資金、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獎補,支持重點信息安全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人才引進培養等,通過建立市級、區縣、園區三級聯動機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